甲状腺功能减退症(甲减)需长期服药,但剂量不当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或心血管疾病。成都医附大甲状腺医院罗勇主任团队通过“精准用药+动态监测”模式,为甲减患者构建安全屏障。
个体化用药:基因检测指导剂量
罗勇主任指出,甲减患者对左甲状腺素钠片的代谢能力存在个体差异。医院引入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检测技术,根据患者基因型调整药物剂量。例如,携带DIO2基因突变的患者需增加20%药量才能达到理想疗效,避免了传统“试错法”带来的风险。
智能随访:AI提醒防漏服
针对老年甲减患者易忘服药的问题,医院开发了“甲减管理小程序”。患者扫码录入用药信息后,系统会通过短信、语音提醒服药,并自动生成用药记录供医生复诊参考。数据显示,使用小程序的患者,用药依从性从65%提升至92%。
科研突破:新型药物降低副作用
成都甲状腺罗勇主任团队参与研发的“长效甲状腺激素类似物”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。该药物半衰期延长至7天,患者每月仅需注射1次,且血药浓度波动更小,显著减少了心悸、失眠等副作用。